我国是全球*大的汽车产销国之一,2011年汽 车产量接近全球产量的1/4。汽车喷涂作业是汽车 制造行业的关键污染环节。我国多数传统汽车制造 企业仍在采用溶剂型涂料,其中的主要成分——有机 溶剂和稀释剂不属于成膜物质,*终均以大气污染物 的形式进人环境。汽车行业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 (VOCs) 包括苯系物、醇类、酯类、酮类等。国家大气 污染防治相关规划已明确提出,在重点区域新建排放 VOCs的项目应实行污染物排放减量替代, 实现增产 减污。就汽车涂装行业而言,可从使用环保涂料、提 高工艺水平、优化喷涂废气净化技术等3方面着手, 实现VOCs的减排。 汽车喷涂VOCs产生环节及特征 传统汽车涂装工艺(采用溶剂漆)为:中涂一烘 干一底色漆一罩光漆(或两道本色面漆)一烘干。在 喷涂工段,汽车车身依次进入喷漆室、流平室、烘干 室。每个工序均有VOCs排放, 喷漆室、流平室及烘 干室的VOCs产生量比例大致为60%、15%~25%和 25%~15%1 喷漆室废气主要污染物为未附着至工件表面的 漆雾和VOCs。多数企业采取水旋或其他湿式喷漆室 去除漆雾, VOCs去除效果十分有限。为保证工件质 量,控制气流不返混,喷漆室通常采用上进下排的气流组织方式,断面风速通常控制在0.25~0.5m/s,其 他工艺条件为:温度22~27℃,湿度60%~80%。因 此,喷漆室废气的特点是废气量大、湿度大且含一定 的雾滴(其中漆雾不超过1mg/m*) 、VOCs浓度低(人 工喷涂段在100mg/m³以下,机器人段为100~ 200mg/m')。 流平室风速一般控制在0.1m/s以下,主要是保 证工件表面的成膜条件,其他参数与喷漆室相同。因 此, 流平室的主要污染物是VOCs, 浓度较喷漆室 略高。 烘干室废气的有机物(醇类、酯类、醚类、酮类、二 甲苯等)总浓度一般在2500mg/m左右,属中高浓 度、高温废气, 可采用燃烧法进行处理, 将VOCs转化 为CO,和H,O121。 目前,在国内汽车行业,由于喷漆室、流平室废气 量大、VOCs浓度低, 绝大多数企业未采取处理措施, 而是直接通过几十米高的排气筒进行排放。也就是 说, 汽车喷涂行业约70%的VOCs均未经处理直接进 人大气环境。 2 汽车喷涂VOCs减排途径 2.1 使用环保型涂料 汽车涂料主要有溶剂型、水性、粉末涂料3种类 型。溶剂型涂料的溶剂以甲苯、二甲苯、酯、醇、醚、酮 为主,溶剂占涂料的比重一般在40%~60%,*终均 以VOCs的形式进人环境。水性涂料的溶剂以水为 主,而有机溶剂含量较低,约占涂料比重的5%~ 15%。粉末涂料顾名思义为粉末状涂料,由聚合物、颜料和添加剂组成,喷涂过程过喷的涂料可回收再利 用, 在成膜过程中VOCs产生量极少。一般来讲, 同 等面积、同等厚度的涂层, 使用水性涂料的VOCs排 放量较使用溶剂型涂料可降低约70%,使用粉末涂 料排放的VOCs量大大低于水性涂料。 以国内某大型合资汽车生产企业为例,2005年 建成投产的原涂装车间采用三涂层涂装工艺,均为溶 剂型涂料。污染源监测表明,其喷漆室非甲烷总烃 (由于我国尚未颁布全国性的VOCs排放标准, 仅部 分省颁布了地方性排放标准,故国内汽车行业仍普遍 以监测非甲烷总烃来表征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 放)产生量为42kg/h,其中二甲苯为38kg/h。而 2011年建成投产的新涂装车间也采用三涂层工艺, 中涂和底色漆采用水性涂料,罩光漆采用溶剂型涂 料,且两个车间产能相同。污染源监测表明,新涂装 车间喷漆室非甲烷总烃产生量为26kg/h,其中二甲 苯为8kg/h。使用水性涂装工艺后,非甲烷总烃减少 了40%,二甲苯减少了近79%。 使用溶剂型涂料,一辆涂装面积为80m²的普 通轿车的VOC产生量在10kg左右, 平均为 125g/m²01.欧盟规定,新建汽车涂装车间车身单 位面积VOCs产生量不高于45g/m; 德国标准为不 高于35g/m;我国《清洁生产标准汽车制造业(涂 装) 》(HJ/T 293―2006) 提出的VOCs产生指标如 表1所示。
近几年,欧盟国家新建生产线全部采用水性中涂 和水性底色漆,罩光漆已开始采用水性清漆和粉末清 漆,个别生产线全部采用粉末涂装。在北美,新建生 产线主要使用水性中涂或粉末中涂,底色漆使用水性 漆41。在国内,近10年新建汽车生产线总体上均采 用水性中涂和水性底色漆,罩光漆仍采用溶剂型漆, 整车涂装尚无使用粉末型涂料的案例。因此,与欧盟 和北美区域的一些国家相比,我国汽车行业涂料的整 体环保水平仍有待提高。
就水性涂料而言,使用成本高、涂刷要求高、生产 改造难度大,是阻碍其在汽车涂装行业广泛推广的3 大原因。就粉末涂料而言,汽车粉末涂料不能像液体 涂料那样可以迅速换色,虽物理和化学性能很好,但 涂层外观平整性、光滑性和光泽等尚不能与溶剂型涂 料相媲美,造成粉末涂料难以推广。国外公司研究起 步较早,粉末涂料已广泛用于底漆喷涂;在面漆喷涂 方面, 一种基于GMA(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) 、用脂 肪酸或酸酐固化的丙烯酸粉末涂料已在美国某汽车 生产线中投人使用,将其喷涂在车身表面后具有异常 平整的涂膜外观和优良的耐久性,已接近A级汽车面 漆要求。随着我国对VOCs等大气污染物重视程 度的提升,汽车行业涂料环保化是必经之路,各企业 必须积极改进汽车用涂料,以期实现整个行业的 VOCs减排。 2.2 提高喷涂工艺水平 涂装工艺水平决定涂料的有效利用水平。涂装 工艺先进,涂料利用率高,则过喷漆雾少、废气污染 物排放量小;反之,则过喷漆雾量大、废气污染物排 放量大。汽车涂装企业如果采用机械人自动仿形、 静电旋杯喷涂,则出漆量及喷涂图形可根据车身的 不同位置调整到*佳状态。采用大容量低压喷枪、 无气喷枪等先进喷枪,可使涂料利用率提高到 70%,甚至90%以上,物料流失率低,废气污染物排 放量大大减少(o。另外,在确保涂装质量不显著改变的前提下,通 过调整和简化涂装工艺,将大大节省资源、能源消耗, 同时减少VOCs排放。传统涂装工艺一般为3C2B, 包括中涂一烘干一底色漆一罩光漆一烘干几个主要 步骤。目前,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,先后出现了日本 马自达公司的3C1B涂装工艺、杜邦公司的2C1B涂 装工艺、BASF公司的双底色工艺等。具体介绍如下: (1)3C1B工艺即在3C2B工艺基础上取消中涂 烘干工序,其总涂层(磷化膜+电泳膜+中涂+底色 漆+清漆)厚度为76~92um,较3C2B工艺减少了约 10um, 在降低成本的同时, 减少VOCs排放量达45% 以上[a。 (2)2C1B工艺即二涂层工艺,通过取消中涂喷漆 和中涂烘干工序,改善底漆和面漆的机械性能、耐候 性能和表面装饰性能,达到“三涂层涂装工艺”的功 能。2C1B工艺的总涂层厚度为69~85jm,较3C2B工艺减少了约17um,进一步降低了成本、减少了 VOCs排放量。 (3)双底色漆涂装工艺是将正常的中涂层取消, 将原来的一道底色漆设计为两涂层,为了达到和正常 工艺相同的耐候性能,在底色漆中加人吸收紫外线的 组分,在罩光漆中加人抗紫外线的组分。采用双底色 漆涂装工艺的VOCs排放量较传统工艺可减少30% 以上a1。 综上所述,涂装工艺的改进可从采用全自动喷 涂、采用静电旋杯喷涂、简化涂装工艺等方面着手,由 于降低了过喷漆雾和涂层厚度,可大大减少喷涂作业 中VOCs的产生量, 达到减排目的。目前, 国内主要 有南京福特马自达涂装线采用3C1B工艺,一汽大众 成都三厂涂装线采用2C1B工艺。但总体来看,国内 采用简化涂装工艺的汽车厂家还不够普及。
2.3 优化喷涂废气治理技术 汽车喷涂行业的VOCs排放源点主要包括喷漆 室废气、流平室废气、烘干室废气等。国内汽车行业 从降低成本角度考虑,绝大多数企业将喷漆室废气、 流平室废气统一收集后直接排放, 而未对VOCs进行 有效处理。其喷漆室废气实际上属于稀释排放,一条 大型车身涂装线每年排放的VOCs总量可能高达数 百吨,对大气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。对于烘干室废 气, 普遍采取燃烧处理, 治理方法有催化燃烧法(CIU 法) 、回收式热力燃烧法(TAR法) 和蓄热式热力燃烧 法(R TO法) 等”, 对烘干废气中VOCs的去除率达 95%~99%,并且有的方法还可实现废热回收利用。 因此, 烘干室废气*终进人大气的VOCs排放量远远 低于喷漆室废气,不足喷漆室废气的1%。 在国内汽车涂装行业尚不能完全采用环保型水 性涂料或粉末涂料的状况下,要大幅度降低喷涂环节的VOCs排放量, 应逐步加大环保投人, 引进国外先 进技术或自主研发先进方法,对喷漆室、流平室废气 进行有效处理,而不是直接排放。借鉴国外涂装企业 对喷漆室和流平室废气的处理经验,可采用吸附法处 理,即先利用吸附材料(如活性炭、沸石)将气体或蒸 汽吸附在其表面,随后进行热解吸,使有机废气浓缩 10~15倍,再对浓缩废气采用催化燃烧或蓄热式热 力燃烧的方法进行处理。
目前, 我国已经明确了VOCs减排目标, 针对汽 车喷涂行业,应推广使用环保性涂料(如水性涂料和 粉末型涂料)、改进喷涂工艺,降低有机溶剂的使用 量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考虑成本问题,我国汽车涂 装行业绝大多数企业均未对喷漆室废气和流平室废 气进行彻底处理,而是直接排放,建议借鉴国外先进 治理经验,逐步试行喷漆废气的浓缩、燃烧处理技术, 大力削减该行业VOCs排放水平。
版权声明:本网注明来源为“乐发环保”的文字、图片内容,版权均属本站所有,如若转载,请注明本文出处:http://www.keketie.com 。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,我们将在及时删除内容。